首頁 > 新聞中心抓住新型肥料的機遇拐點肥料用量拐點 成新型肥料最大利好 記者:最近,農業部提出了確保到2020年實現農藥、化肥用量零增長,耕地酸化、鹽漬化、污染等問題得到有效地控制,說明我們國家的耕作施肥制度將發生根本性轉變。這是否意味著農資行業也將面臨新的市場環境? 商照聰:目前中國耕地退化面積已占耕地總面積的40%以上,東北黑土層變薄,南方土壤酸化,華北平原耕層變淺等問題突出。就農資行業而言,不平衡和過量施肥是造成農田中微量元素下降和鹽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環保部正在編制《土壤治污行動計劃》,預計2017年出臺土壤環境保護法。土地和土壤政策的改變,會加快肥料用量拐點出現。使得整個農資行業也必須在配料、功能、結構和市場營銷方面進行調整。 記者:從食品安全到農業種植安全,這種意識形態已經開始被農民接受。國家層面也正在不斷加大對農業生產體系的調整,所有措施都會影響到農資產業的結構。 商照聰:影響農資行業發展方向的因素是多元的,受節水灌溉面積、農產品價格制度、環保監管、肥料登記以及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共同制約。特別是肥料用量零增長的拐點,給水肥一體化、肥菜一體化、肥調一體化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李崇釗:傳統施肥方式遇到瓶頸和質疑,無疑給新型肥料發展帶來了機會。金瑪肥料公司,現已成為中國第一條十萬噸脲甲醛緩釋肥料生產線的廠家。盡管農民還是考慮投入成本,種植經濟作物或是希望減少勞動力強度的農戶,會選擇使用新型肥料產品。當下,在推廣新型肥料的過程中,越來越感覺到整個社會對生態環保農資產品的認知度正在提高。 記者:2014年既是農資行業最困難的一年,也是農資行業思想變革最大的一年。我們每一人看到了這種變化,最深刻的體會是什么? 商照聰:現階段,各相關產業間技術嫁接的跨界優勢在肥料行業顯得越來越明顯。螯合劑、尿醛樹脂、吸附分離材料等化工新工藝與新原料被使用在化肥行業,而化肥企業也在化工原料、日化、車用尿素行業嶄露頭角。硫酸鉀復分解、硝基復合肥工藝等創新技術用于開發新型肥料?傊畬τ谏a企業來說多樣化是王道,對于農戶來說實用性是霸道。 李寶星:新型肥料的研發促進了新型的種植方式。水肥一體化使得肥料形態、配料創新,更實現速溶速效。即便是傳統的氮肥,也引發了行業對硝態氮的應用思考。產業的改變決定了企業的改變,企業的新型產品促進產業的進步。 新型肥料推廣 在于農化服務的跟進 記者:從理論上,新型肥料具備替代傳統肥料的優勢。但在現實推廣中,受到成本、收益以及使用方法的限制,新型肥料還只是氮磷鉀老三樣肥料的補充。到底新型肥料的推廣前景有多大? 李崇釗:企業要想做大、做強,首先要做精。要深悉農民對農化產品的需求點與渴望點,對產品特性、市場定位、產品包裝、賣點訴求等方面做好市場調研與策劃,才能為經銷商提供良好產品,從而保證市場份額。高質量、低價格這看似矛盾的兩點平衡了,才能有高市場占有率。 比如金瑪脲甲醛緩釋氮肥在使用過程中,一定告知農民:脲甲醛緩釋氮肥只適合作為基肥施用,在水稻、小麥和棉花等大田作物施用時,應該適當配有速效水溶性氮肥,肥效才好?茖W使用好的產品才能發揮其優勢。 李寶星:具備科技含量的肥料產品往往要精準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根據國家已發布的相應標準規定,脲甲醛肥料產品應在包裝袋上標明總氮含量、尿素氮含量、生產企業名稱、地址等信息。生產廠家的農化服務人員必須提前向農戶解釋清楚作用機理、注意事項和技巧。 新型肥料優勢在科技含量,在銷售利潤空間,更在農化服務與推廣。離開了技術服務,再新的肥料技術也會打折。 隨著農業模式的改變,農資經營者不得不轉型為農業生產中的全程技術服務商。再新型的肥料產品也只是企業為種植者提供服務的生產資料,而服務與技術支持才是創造新價值的根源。(張弛) +10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